MA是什麼?

MA英文全稱為Moving Average,中文譯作移動平均線,也簡稱均線,是由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於20世紀中期創建的技術分析指標。

均線MA是由資產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價格連接而成的一條線。顧名思義,其代表了資產於過去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成交價格,表現在K線圖表上,根據不同時間週期設定,將每根K線的MA值連接就是對應的MA線。

在本質上,均線MA表明了在過去一段時間內買方的平均交易成本或賣方的平均賣出價格,可以視作過去一段時間內,買賣雙方就資產價格所達成的共識。而當資產最新價格和過去市場共識出現落差時,就可能意味著趨勢將發生變化。

 

MA計算公式

按照計算方式,移動平均線MA屬於算術平均線,即把一段時間週期內的價格相加,再除以周期。簡言之,均線就是把價格取平均。計算公式為:

MA = N天收盤價總和 / N

以日均線為例,若計算BTC 30日均線值(30MA,日K線),就是將過去(含最新一天)30天內BTC的收盤價加總後除以30。再將每日K線對應的30日均線值連接起來,即可以得到一條BTC 30日均線。

 

MA有哪些種類?

在實際應用中,MA有很多種類。在此,我們主要按照時間週期和數據權重兩大劃分依據介紹幾種常見的均線類型。

(一)按時間週期劃分

依據不同的時間週期,均線可劃分為對應的時間週期均線,常見的時間週期均線如:分鐘均線、小時均線、日均線、週均線和月均線,可類比K線圖表的不同時間週期。

傳統股市中,常用均線有:

5日線(MA5)也稱週線,5交易日為1週;

10日線(MA10)也稱雙週線,10交易日為2週;

20日線(MA20)也稱月線,20交易日近1個月;

60日線(MA60)也稱季線,60交易日近1季;

120日線(MA120)也稱半年線;

240日線(MA240)也稱年線。

以上列舉的均線只是多數交易者慣常採用的種類,在實際應用中,均線具體時間週期也不一定都是整數,交易者可以採用自己喜歡的或更合適的特定數字。譬如,20日線,也有交易者使用22日作為月線週期;240日線,也有交易者使用252日作為年線週期。另外,傳統股市交易均線採用的時間週期均以交易日為準,而數字貨幣交易市場由於全年無休不存在交易日概念,因而,交易者在使用均線分析時,可適時採取更符合交易實際週期的均線。

與此同時,根據不同類型交易者交易週期不同,其採用的均線也有不同,常見類型表現如下:

交易週期

常用均線

短線、對沖交易者

k線週期:1分k、5分k、10分k

對應均線:5MA、10MA、20MA

波段交易者

k線週期:小時k、日k

對應均線:5MA、10MA、20MA、60MA

中長期交易者

k線週期:日k

對應均線:20MA、60MA、120MA、240MA

以上不同時間週期的均線也常被稱為短均線、中均線、長均線,但並無嚴格區分。

 

(二)按數據權重劃分

按照計算均線值時採取的數據權重不同,一般可分為簡單移動平均線、指數移動平均線和加權移動平均線三種類型。

(1)簡單移動平均線-SMA(Simple Moving Average)

簡單移動平均線SMA等同於移動平均線MA,其計算方式和MA計算方式一樣,所有的參考數據採用均等權重。在技術分析中,一般說到MA,指的都是SMA。

如圖所示,在計算SMA時,所有數據採用均等權重。換句話說,在SMA10(日K線)中,最新一天的收盤價格的重要性和10天前即第一天的收盤價重要性一樣。因此這使得SMA招致批評,因為有交易者認為,越是最新成交的價格,其重要性應該越高。而也正是由於這一點,才會在SMA基礎上延伸出了後面兩種均線。

(2)指數移動平均線-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是在MA基礎上根據價格數據的新舊程度對其分配不同的權重而計算得來的均線。其計算方式比MA複雜得多,一般不做過多深究,常見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及行情軟件均會自動計算顯示,交易者僅需了解其背後原理及如何應用即可。

如圖所示,在EMA中,最新一筆價格數據權重相對最高,以此倒推,過去的價格數據重要性隨時間指數遞減,時間最久遠價格數據的權重最低。譬如,EMA10(日K線),最近一筆(第10筆價格,即當日)價格數據權重最高,昨天(第9筆價格)權重更低,前天(第8筆價格)比第9筆更低,……第10天(第一筆價格)權重最低。由於EMA對最新價格數據分配了更多權重,因此對價格波動、趨勢反轉等反應比MA更為敏感,更多受到短期交易者的青睞。

(3)加權移動平均線-WMA(Weigted Moving Average)

加權移動平均線WMA的概念和EMA一樣,也是在MA基礎上根據價格數據的新舊程度對其分配不同的權重而計算得來的均線。其計算方式也很複雜,暫不予討論。不過和EMA不同的是,WMA對價格數據權重的分配是按照時間新舊程度線性遞減,EMA則是指數遞減。兩者的差別就在於遞減的幅度不同。

WMA受近期收盤價格數據影響較大,和EMA一樣,也比MA能快反應價格波動及近期趨勢變化。

以上三種主要的均線類型,計算方式和對價格變化反應的敏感度不同,對應運用時機也不同,交易者可根據交易風格、市場狀況等靈活選擇。

 

如何運用MA輔助分析?

無論採用何種類型的均線模型,其依據的均線核心理論基礎都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即平均價格不斷上漲就表示市場處於上升趨勢,反之,則表示市場處於下跌趨勢。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均線分析方法。

(1)MA與價格——判斷市場走勢強弱

若價格向上穿越MA線,代表市場走強,為買進信號

若價格向下穿越MA線,代表市場走弱,為賣出信號

基於此,均線也常被視作動態性質的支撐位與阻力位。在上漲趨勢中,均線常用作支撐線,在下跌趨勢中則用作阻力線。同時,均線設置的時間週期越長,對應的支撐或阻力作用越大。

(2)金叉死叉——買入賣出信號

黃金交叉(Golden Cross)簡稱金叉,是指短均線向上突破長均線。譬如,20MA向上突破60MA。當出現金叉時,表示短期內價格可能會上漲,存在波段漲幅,此時適合多單進場或空單離場。

死亡交叉(Dead Cross)簡稱死叉,是指短均線向下突破長均線。譬如,20MA向下突破60MA。當出現死叉時,表示短期內價格可能會下跌,存在波段跌幅,此時適合空單進場或多單離場。

(3)多頭排列和空頭排列

多頭排列是指均線位置在圖表中按均線週期從短到長,依次從上往下排列,即短均線價格均大於長均線價格,同時整個均線系統呈現向上發散態勢。這表明市場處於強勁上漲趨勢信號,交易者可逢低買入。

空頭排列是指均線位置在圖表中按均線週期從短到長,依次從下往上排列,即短均線價格均小於長均線價格,同時整個均線系統呈現向下發散態勢。這表明市場處於強勁下跌趨勢信號,交易者可逢高做空。

 

MA的優勢與缺點

MA最基礎的優勢表現在其可以發揮標尺作用,幫助交易者分辨市場的強弱。在實際應用中,MA主要被用來判斷預測市場當前和未來可能的走勢。同時,由於是針對一段時間的交易價格取平均值,數值相對平滑,從而可幫助交易者創建易於辨認的趨勢指標輔助交易分析。同時,現有技術分析領域中很多技術分析方法都是均線概念的延伸,譬如乖離率、MACD指標、布林道等等。

與此同時,雖然均線分析通常在判斷長期的大趨勢方面沒什麼問題,但在短期趨勢判斷上略顯無力。因為當價格短線變動不明確時,均線會頻繁交叉。此時若交易者依據這些指標信號進出場,則會因為高頻買高賣低造成虧損。此外,均線實際上代表的是過去數據的平均值,因此,在對市場作出任何反應時,結果都是慢半拍的,並不適用於在短線上精準分析。